新书丨《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发展报告(2019)》正式出版
课题主持人:巴曙松教授(北京大学汇丰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国家 “十三五” 发展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
《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发展报告(2019)》
编委会
课题主持人:巴曙松
学术支持单位:北京大学汇丰金融研究院
课题协调组长:王志峰
课题执笔人:
王 珂 胡未名 白海峰 郑伟一 钟凯扬
喻 奇 方堉豪 胡文韬 田 丰 兰文龙
陈 昊 冷 冬 姚舜达 赵一迪 陈英祺
王凤岩 许洪波 蒋 峰 朱伟豪 孙 旭
孙永苑
书籍简介
粤港澳大湾区是国家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培育新的全球环境下新的增长动力的重要空间载体,有条件成为未来中国乃至亚太经济金融发展的重要引擎。综观全球主要湾区,其均是以“金融+”的形式实现自身经济转型升级,金融如何更好地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实体经济发展需要,是一项重要的课题。
亚洲金融智库委托巴曙松教授团队结合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发展及其监管政策的新变化、新趋势,继续推出《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发展报告 (2019)》,建立持续跟踪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发展的权威窗口并为其发展建言献策。
序言
粤港澳大湾区框架下的金融发展: 演变与趋势
巴曙松教授(北京大学汇丰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国家“十三五”发展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
纵观全球主要湾区的经济转型升级,金融多元化发展是重要的引擎动力。世界级湾区经济的发展普遍经历了以装卸运输为主导的港口经济、以临港工业为主导的工业经济、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服务经济和以新兴产业为主导的创新经济四个阶段。与之相适应的是,金融由航运金融、商业保险等服务临港工业的单一业态,发展为包括风险投资、金融科技、金融商务、绿色金融在内的多元化业态。
与此同时,金融的多元化发展需求催生了传统金融的机制、结构与技术创新,例如在纽约湾区和旧金山湾区的历史上,可观察到金融体系由以银行、保险的间接融资为主向立足证券交易所的直接融资为主演化,在东京湾区,也逐步衍生出以政府主导的政策性金融机构,通过专项贷款引导产业转移与结构调整的新模式。
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区域是“9+2”的11个城市,即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九个市,以及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截至2018年底,区域GDP总量超过10.5万亿元,整体城镇化水平超过80%,正在形成科技和金融双轮驱动、服务业主导的产业集群,已成为我国综合实力最强、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
与全球其他主要湾区比较,粤港澳大湾区具有“一二三四”(即一个国家、两个体制、三个关税区、四个核心城市)、“三套监管体系、多个监管主体”的特征,如何发挥这种差异化的优势,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基础上实现三地金融业的融合发展,是当前值得探索的重要课题。区域金融融合发展的一个标志是区域内金融要素的自由流动与合理配置,三种金融体系并存,不应当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金融融合的障碍,而更应当成为一种独特的优势。例如,率先在粤港澳大湾区推进人民币在资本项目可兑换、提升人民币国际化水平,都需要充分借助粤港澳大湾区这种独特的三种货币体制并存的优势,这是其他的世界级湾区并不具备的。
当前,粤港澳大湾区正处于由服务经济向创新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湾区内11个城市产业体系完备,分工各具特色,初步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城市群,2010年至2017年珠三角9市研发支出、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均明显提升,经济创新动能由深圳向其他城市扩散。与之匹配的是,粤港澳大湾区也已初步形成了层次分明的阶梯式金融城市群。金融业空间分布总体由香港单中心向港深穗多核心演化,即形成了以香港、深圳和广州三地为核心区域,辐射周边城市协同发展的“中心—外围”结构。银行、保险、证券、基金等传统金融业之外,绿色金融、金融科技、融资租赁、不良资产交易等特色金融业态也日趋丰富。
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标志着大湾区建设从顶层设计阶段转入具体实施阶段。2019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为大湾区核心城市协同与金融产业体系发展描绘了美好蓝图。推动大湾区金融融合发展的关键,是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等纲领性文件提出的发展蓝图落实到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产品、金融监管和基础设施等层面,本书正是致力于从推动政策落地的角度开展相关研究。
截至2019年6月底,大湾区内地九市上市公司市值占A股约19%,互联互通公司的市值覆盖其中超87%,境外投资者通过互联互通机制配置了超过2700亿元人民币的大湾区内地上市公司股票,大湾区的优质上市公司资产已经深度进入互联互通的共同市场。下一步,在金融市场方面应做好债券通“南向通”等互联互通机制建设、加快粤港澳三地基金等金融产品互认,从而更好地支持湾区金融融合与新经济发展。
尽管伴随着CEPA框架的完善以及内地新一轮金融对外开放举措的推出,当前粤港澳三地在金融机构的跨境展业、金融服务的跨境提供以及金融产品的三地互认方面仍存在准入门槛较高、监管标准不统一、法律与货币体系差异缺乏完善的协调机制等多方面限制,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三地金融机构跨境展业的能力与意愿,大湾区居民与企业旺盛的跨境金融需求未充分满足。未来应考虑加大制度和监管层面建设,促进金融要素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自由流动。
从本书的内容来看,一共分为六章,分别从全球主要湾区对比、11个城市、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金融监管维度,研究了粤港澳大湾区金融融合与发展问题。此外,课题组针对大湾区300多家金融机构的高管和核心骨干开展了问卷调研与电话访谈,还组织了两次由大湾区金融机构资深专业人士参与的线下研讨会,相关成果也在书中有所体现。具体到各章而言,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章中,我们尝试明确深入地回答“金融+”如何助力湾区实现国际科创中心、世界级城市群和现代产业体系等发展目标,回归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源,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世界湾区第四极和一流城市群提供全球视野和国际定位。
第二章中,我们从政府政策、产业、金融供求和空间分布、贸易开放和金融中心发展等维度,分析了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的金融融合进展,提出粤港澳大湾区产业结构差异化,有助于实现各城错位发展与湾区金融发展整体最优。
第三章中,我们结合针对湾区金融机构开展的问卷调研,认为大湾区金融机构已逐步形成以创新开放为驱动、以监管防控为保障的发展模式,而金融科技的发展已成为下阶段大湾区金融机构发展的核心助力。此外,我们还基于一手资料总结了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机构协同发展中的三大发现、五大机遇。
第四章中,我们总结了大湾区股权市场、债权市场以及绿色金融领域市场的融合发展情况,对其政策机制创新、产品创新进行了深入思考,并分析大湾区九市与港澳在整个金融市场融合中的地位与作用,为跨境市场的进一步融合提供了新思路;另一方面,我们分析了大湾区绿色债券市场和绿色基金市场的发展特点,提出以绿色债券的认证为三地绿色金融市场融合发展的重要抓手。
第五章中,我们围绕金融要素流动及其监管,从金融机构准入与跨境展业(“服务流”)、资金跨境流动(“资金流”)、征信合作(“信息流”)三个方面展开研究,并结合欧盟、上海自贸区等地在相关领域的发展经验,在制度建设与相关监管层面提出建议。
第六章中,我们对本年度的调研成果做了整理,取其精华展示。借助调研这一过程,我们充分了解到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发展实际情况,掌握了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机构在发展跨境金融、特色金融等领域的具体诉求,并与粤港澳三地金融机构就大湾区未来业务创新方向保持了充分沟通。
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我们也看到中央和广东省两个层面的有关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文件相继出台,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多次提出融入大湾区并发挥积极作用的发展愿景,粤港澳大湾区各项建设进一步加速推进,各界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关注持续升温。我们希望从金融角度,持续跟踪国际大湾区建设经验及发展动向,结合粤港澳大湾区自身优势、观察分析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发展的新进展,提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建议,使金融更好地成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引擎,助力大湾区建设。
是为序。
前言
把脉全球主要湾区“金融+”发展路径:金融的定位
作为一流城市群和发达海洋经济体的典型代表,每一轮工业革命的兴起都伴随着世界级湾区的崛起。站在第四次科技革命的浪潮之巅,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中国区域战略的“领头羊”,在助力国内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同时,也是中国参与全球竞争与合作的重要平台。
把脉世界一流湾区共同的“金融+”发展路径,研究“金融+”如何助力湾区实现国际科创中心、世界级城市群和现代产业体系等发展目标,从而回归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源,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世界湾区第四极和一流城市群提供全球视野和国际定位。
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需在加强“金融+科技”的基础上赋能传统制造业升级,充分发挥经济体量和金融资源集中的优势,实现区域协同创新从政府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的转变,回归以创新为驱动的“科技+金融”发展路径。在粤港澳大湾区向“多核心”模式的演化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金融在要素流转过程中的中枢功能,助力“兼顾多效应”的世界级城市群建设。金融发展与结构优化是大湾区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内生动力,需要着力于直接融资和创新型金融机构的发展,推进大湾区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9+2”城市金融业“中心—外围”结构持续,香港地位进一步强
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经济金融实现平稳较快发展。2016—2018年“9+2”湾区城市金融业空间分布演化分析结果表明,粤港澳大湾区金融业集聚城市的分布继续呈现以香港、深圳和广州三地为核心集聚城市,其他8市为外围城市的“中心—外围”结构。其中,香港总体金融业发展水平最高,进一步加强了专业化地位,深圳的证券交易规模占优,广州则在保险业方面具有相对比较优势。
金融市场在大湾区产业结构升级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信贷市场、债券市场均强化了服务业升级优势,但新经济产业仍难获得信贷支持与债券融资支持,多采用股权融资方式。粤港澳大湾区金融中心之间的合作,促进了内地与香港之间的金融服务贸易交换,香港与内地之间金融及保险服务贸易G-L指数长期保持高位水平。
商业银行的贸易金融已逐渐整合为“交易银行”模式,第三方跨境支付机构在跨境电商领域形成有效补充,区块链等金融科技在贸易融资领域逐渐应用落地,粤港澳大湾区科创优势明显,金融科技的应用实践走在前列。
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机构协同发展的三大发现、五大机遇、三大挑战
2018年,国际贸易环境恶化导致全球经济增速总体有所放缓,粤港澳大湾区也受到较大程度影响,但金融机构总体运行平稳。调研结果显示,大湾区金融机构逐步形成以创新开放为驱动,以监管防控为保障的发展模式,金融科技成为助力发展的核心引擎。业务战略布局上,机构跨区域布局意愿强烈,客户群体与资金来源也将更为多样化。
三大发现:(1)金融产品创新和监管是金融科技两大应用场景;(2)金融行业集中度的提高将引发金融机构对于竞争的厌恶;(3)金融机构资金来源的主体越多,其越具有对境外市场开放的意愿。
五大机遇:(1)进一步对外开放为港澳金融机构带来政策红利;(2)大湾区为三地金融机构开展跨境金融产品创新提供难得的平台;(3)大湾区科技创新优势以及科创企业持续成长,促进了金融机构业务的多样化;(4)大湾区内QFLP试点与QDIE、QFII、RQFII等,均为大湾区资管机构跨境展业带来契机,而内地原保险与香港再保险机构的协同发展,将进一步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5)银行、融资租赁机构均将受益于大湾区内基础设施建设的巨量融资需求。
三大挑战:(1)进一步对外开放将吸引更多国际一流金融机构参与,大湾区金融机构将面临竞争多样化的挑战;(2)如何更好地为初创企业提供融资是银行和股权投资机构共同面临的挑战;(3)受制于不同的监管体系与产品设计机制,大湾区内金融产品互认仍存在挑战。
金融科技为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机构的协同发展提供新路径
当前,粤金融科技行业整体发展处于领先地位,并覆盖所有细分领域,香港金融科技由区块链发展占据主导,而虚拟银行发展迅猛,澳门金融科技则注重支付领域的发展,并积极探索与珠海在金融科技领域上的合作。
分行业层面看,金融科技赋予传统金融机构新动能。银行业的移动业务和互联网应用发展成熟,保险业的互联网产品发展处于稳定态势,证券业着重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和区块链的应用。金融科技的发展有助于提高金融机构的全要素生产率,为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机构的协同发展提供新路径。
粤港澳大湾区多个金融市场融合与发展持续深入
股权市场融合方面,大湾区二级股权市场融资表现持续活跃。2018—2019年上半年,大湾区内地9市共有63家企业先后首发募资,总金额超过800亿元,新经济的动能在持续提升。截至2019年6月底,大湾区内地9市上市公司市值占A股约19%,互联互通公司的市值覆盖其中超87%,大湾区的优质上市公司资产已经深度进入互联互通的共同市场。
港交所推出的生物科技类及同股不同权新经济公司在港上市的新规成效显著。截至2019年6月底,已经有50家新经济公司在香港上市,有14家生物科技类公司主板上市成功,香港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生物科技上市中心。生物医药、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正逐步成为推动境内外二级股权融资市场融合的支柱。
从跨境债券发行情况来看,大湾区主体利用中资美元债融资越来越成熟。2019年上半年,中资美元债在港发行的规模超640亿美元,其中粤港澳大湾区内主体发行规模占比保持在40%左右。债券通正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机构重要发行销售平台,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主体通过债券通发行的债券规模超600亿元。值得注意的是,通过债券通发行资产证券化产品正成为重要趋势。
2019年前6个月,大湾区主体绿色债券发行额度达291.34亿元,是2018年全年的150%。其中广州作为国家级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2016年以来广州主体共发行319.58亿元绿色债券,在大湾区绿色债券市场中逐渐展现出“火车头”的引导作用。绿色基金方面,大湾区内公募基金公司在管的53只ESG基金规模为204.31亿元,占全国的35.06%。考虑到当前三地在绿色项目的界定等方面还存在差异,稳固的沟通机制也有待建立,大湾区绿色金融的融合发展之路仍存在障碍。
充分发挥三地监管体系差异化优势,试点“单一通行证”,打通资金流和信息流
在中国内地金融对外开放加速的背景下,港澳金融机构进入内地跨境展业的制度安排已部分突破CEPA框架。结合粤港澳大湾区实际以及借鉴欧盟“单一通行证”制度的实施经验,可将仅限于银行、保险机构的设立自由推广为合规的三地各类金融机构在粤港澳均享有服务自由,并选取跨境车险、跨境支付等跨境需求强烈的领域或小额贷款、商业保理、融资担保、融资租赁等不涉及中央事权的业务领域先行放开准入。
“资金流”是粤港澳大湾区要素流动的重要方面。当前,粤港澳大湾区的跨境结算账户体系已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跨境结算需求,除了继续深化和提升OSA、NRA账户的功能,可进一步建设适合大湾区的YGAFT账户及监管体系,打造基于三位一体的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结算账户和风险监管体系。在操作上,可按以下层次逐步或同步开展:明确分账核算账户的分类管理;打造智能化数据统计和分析平台;基于原有系统逐步拓展FT账户的功能和适用范围;最后创建基于本外币一体化的金融风险监测体系。
“信息流”是粤港澳大湾区要素流动的另一重要方面。借鉴欧盟内部的征信合作经验,针对企业征信和个人征信联动查询的迫切需求,可通过市场化合作、征信管理部门合作、会员制、征信机构试点、征信产品互认等模式,探索开展跨境信用信息共享试点,成熟后逐步推广至整个大湾区,努力打造大湾区信用经济;充分运用广东省的信用信息平台建设基础,从贸易数据等领域率先突破,探索广东省与中国港澳数据共享;合作共建信用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助力营造大湾区良好营商环境;积极运用“区块链+征信”等金融科技融合技术,推动征信合作。
目 录
征订信息
淘宝购书二维码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购买
延伸阅读
重磅丨巴曙松领衔发布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发展报告(2018),我院提供学术支持
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发展报告(2018)即将发布,前言摘要先睹为快
文章来源:《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发展报告(2019)》,中国金融出版社2020年出版(文中观点仅代表研究人员个人的看法,不代表任何机构的意见和看法)
本篇编辑:鞠諃諃、陆雨田、黄宇宸